在HF、H2O、NH3、CH4、N2、CO2、HI分子中:
(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 。
(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 。
(3)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三角锥结构的极性分子是 。
(4)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V结构的极性分子是 。
(5)以极性键相结合,而且分子极性最大的是 。
(15分)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是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常温下较为稳定,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已知:在实验室可用钙盐制取CaO2·8H2O,再经脱水制得CaO2。其制备过程如下:
(1)“溶解”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沉淀”时需控制反应温度在0℃左右,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为检验“水洗”是否合格,可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再滴加(填试剂),无明显现象说明“水洗”合格。
(2)“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制法的副产品为(填化学式);若称取11.1克无水CaCl2,理论上应该量取质量分数30﹪、密度1.1g/cm3的H2O2溶液mL。
(3)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 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 mL。
【已知:I2+2S2O32-→ 2I-+S4O62-(无色)】
①第三步中说明反应恰好完全的现象是
②CaO2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填“偏高”、“偏低”、“无影响”、“不能确定”)。
(12分) 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燃烧热较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可以用作火箭燃料。
(1)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该电池放电时,通入肼的一极为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2)肼用亚硝酸(HNO2)氧化可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写出肼与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火箭推进剂,两者反应产物是氮气和水。当反应生成28.0kg还原产物时,计算参加反应的肼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
(12分)硫酸锌是制备荧光粉的原料之一。工业上由锌白矿(主要成分是ZnO,还含有Fe2O3、CuO、SiO2等杂质)制备Zn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溶液中的Fe3+、Zn2+、Fe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的pH分别为:2.7,5.4,7.6;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7,6.5,9.7。
(1)下列能提高浸取过程中浸出效率的措施有
A.将矿石粉碎 | B.提高浸取温度 | C.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 | D.搅拌并适当延长浸取时间 |
ZnO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适量锌粉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有
(3)氧化过程中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入适量Ca(OH)2调节溶液pH至~(填范围),促进Fe3+水解完全。Fe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亚硝酸(HNO2)是一种与醋酸酸性相当的弱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性条件下,当NaNO2与KI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且I-被氧化为I2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要得到稳定的HNO2溶液,可以往冷冻的浓NaNO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使用是___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D.磷酸
(3)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在上述变化中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两种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淀粉-KI溶液来区别
D.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5)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欲探究某矿石可能是由FeCO3、SiO2、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碳酸不能溶解Al(OH)3沉淀。
(1)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酸性:H2CO3>H2SiO3
b.原子半径:O<C<Si<Al
c.稳定性:H2O>CH4>SiH4
d.离子半径:O2-<Al3+
(3)该矿石的组成是_________,滤渣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4)该矿石和1mol L-1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工业上依据上述实验原理处理该矿石,将反应池逸出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循环通入反应池中,目的是___________;若处理该矿石2.36× 103 kg,得到滤渣1.2× 103 kg,理论上至少需要1 mol/HNO3的体积为_______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