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O2和NO的总能量。
在某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5mol NO2和2mol 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O2+CO=CO2+NO,2 min时,测得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则:
①此段时间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③假设此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则此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3’)
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固)
5Ca2++3PO43-+OH-
(1)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受腐蚀,其原因是。
(2)已知Ca(PO4)3F(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牙的原因。
(4)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办法:。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的__________来实现;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可通过测定________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在Na2S2O3和H2SO4反应中,该反应的速率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
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 | B.强酸性; | C.二元酸; | D.氧化性;(E)吸水性 |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2)NaOH与H2SO4反应,可生成Na2SO4和NaHSO4这两种盐。()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
(4)在稀HNO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
(5)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就产生H2。()
(6)在冷浓HNO3中放入铝片没明显现象。()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8)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离子半径最小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