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原理,做了如下实验: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片,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按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B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 |
B. B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 |
C.金属片剪口变红 |
D.锌被腐蚀 |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 B.1∶4 | C.3∶4 | D.3∶2 |
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物质残留的是小苏打 |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
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
某元素R的原子的质量数为70,其核内中子数为39,它的离子有28个电子,则此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应为
A.RO | B.R2O3 | C.RO2 | D.R2O5 |
与250 mL 0.4 mol·L-1稀硫酸中的c(H+)相等的是
A.100 mL 2 mol·L-1的盐酸溶液 |
B.25 mL 0.8 mol·L-1的稀HNO3溶液 |
C.100 mL 1 mol·L-1的稀H2SO4溶液 |
D.250 mL 0.4 mol·L-1的稀盐酸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