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题
某中学高一同学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千色,它有个性够反叛,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3.15日是第1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消费”。所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
材料二:如今,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工作,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结合材料回答:
(1)在甲、乙、丙同学的消费观念中,结合个人的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5分)
(2)对于“月光一族”的做法,如何评价。 (10分)
“文化齐鲁,风扬天下”。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徽《齐鲁风》以“山”字为基础形态,表意泰山,体现山东;中间一座高峰,寓意先进文化,又暗含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泰斗地位。彩虹当空舞,鸟儿振翅飞,黄河水滔滔,三者的形态巧妙融合,象征着山东文化灿烂缤纷、源远流长,更预示着山东文化产业将要腾空飞越,而这一切,都被赋予一个诗意的名字和浪漫的想象。煌煌诗作《诗经》中,赫赫有述我齐鲁人文风情的《齐风》和《鲁颂》。现代与远古相对接,美术与文学相碰撞,产生了文博会会徽响亮的名字——《齐鲁风》。《齐鲁风》闪亮登场,凝聚了参与者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公众的热情支持。
(1)文博会会徽《齐鲁风》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8分)
(2)《齐鲁风》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苗登宇、副教授孙大刚等创作的,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创作源于文化创作者的想象。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4分)
有人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10分)
(28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了“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江苏的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刺绣、宜兴紫砂、扬州玉雕……长期以来,江苏工艺美术给人们留下了基础好、门类全、精品多的印象。然而,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结果令人既欣慰又尴尬:虽然江苏省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保护得力,但工艺美术品种和产值数却被挤出全国前三名的位置,落后于广东、山东、浙江等兄弟省份。
目前,江苏总体情况是,传统保护做得好,产业振兴远不够。江苏的100多个品种以传统为主,而其他地区则随着市场的发展,拓展了许多新兴品种。如浙江台州将传统灯彩做成新的节日礼品,市场行情很好,产值达80多亿,而江苏虽有秦淮灯彩,但因老面孔多,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传统工艺需要保护,但保护不等于禁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16分)
(2)面对江苏传统工艺美术的尴尬,有人认为:“发展工艺美术行业创新比保护更重要。”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说法。(12分)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带了“堵车”的烦恼。以北京为例,截至2010年9月6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0.3万辆。9月17日,北京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达到140条,打破历史纪录,京城媒体称之为“惊天大堵车”。北京成了“首堵”。
某校高二(1)班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除车多路少外,抢道、掉头、开“霸王车”、开“斗气车”、酒后驾车、随意停放等“车德”缺失现象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因此,同学们认为治理交通拥堵需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
同学们通过调查还发现,为了配合北京市治堵,2010年11月26日,北京共青团市委及青少年社团共同发出《3510·低碳出行——北京青年3510行动倡议书》,向全市青少年发出“三公里步行、五公里骑车、十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的倡议,率先喊响“3510,低碳出行”口号。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治理交通拥堵为什么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9分)
(2)请你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说明北京青年提出“3510·低碳出行”方案的哲学依据。(15分)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创中美伙伴合作新局面之旅。
(1)美国是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你认为,区分总统制与议会制的依据是(4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不要涂在答题卡上)
A.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B.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 D.执政党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
(2)我们应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对政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