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1日,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表示,八大工业国集团可能会决定扩大规模,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新兴经济强国纳入其中,以组成一个“十三国集团”。回答2-3题。
2.(2009·安徽无为模拟试题〈三〉)近几年来,八国集团日益重视同中国的联系,并多次积极邀请中国加盟。这表明 ( )
A.中国发展的非常强大了,世界事务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B.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力不断提高
C.发达国家力求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经济
D.发达国家能够平等地对待发展中国家
3.(2009·安徽无为模拟试题〈三〉)针对这一现象,胡锦涛同志多次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加强协调配合,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使经济增长惠及各国人民。这一主张符合 ( )
①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世界各国呼吁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要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2010年,首例人造细胞宣告诞生。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由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400多人的专家团队用了大约15年时间取得的。他们用一个人工合成的全新基因组“替换”了自然支原体原有的基因组,“指令控制”细胞的所有活动,使之成为“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关键的一步。它颠覆了有关生命属性的经典认识,在全世界引起强烈轰动。材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要是主观的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③经典认识迟早要被实践所颠覆④创新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4月20日,发生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严重污染了墨西哥湾水域,沿岸的生态系统、渔业、旅游业遭受重大影响;7月12日,原油泄漏80多天后,漏油井终于从顶部被封死;9月16日,隐患被彻底排除。这表明
①主要矛盾的解决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②矛盾双方的分离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2010年l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后,又一路“飞”到美利坚,登上了《纽约时报》。专家认为“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飙升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的创新意识,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这表明
①网络新词是对社会存在的创造性反映②网络新词揭示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
③网络新词是人内心需要的语言表达④互联网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杞人忧天”错在
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结果相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011年2月25日宣布:四川腾中重工业机械有限公司未能完成收购悍马。据美国媒体报道,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中国政府监管部门拒绝了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品牌的请求。如果此报道属实,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①中国政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③市场的弱点和缺陷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④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决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