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在福娃的创作和修改中,吉祥物创作组为了寻找到好的方案,他们到各地采风,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了一本本资料,设计了一个个草图,形成了最后的定稿。在表现手法上,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他们充足的创作营养,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的许多色彩、技法,包括龙门石窟等佛教雕刻造型的线条等得到了借用。在内容选择上,也是如此,把具有丰富内涵的熊猫、藏羚羊、京燕、鱼等,和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统一体。
问题: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福娃”的诞生所蕴涵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长春在看望刘义权同志的家属和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团成员时指出,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催人泪下,平凡中见伟大,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格。38年来,刘义权同志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党和军队档案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身患绝症仍牢记使命,心系大局,以顽强的意志坚守在档案工作第一线,不愧为全国档案战线的优秀楷模,不愧为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先进战士,不愧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先锋。
请分析材料体现的人生价值观道理。(12分)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粮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菌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搞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参与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16分)

2010年9月25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0年第三季度)”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强调,对第四季度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53.2%上升至54.2%,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上升。2010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3.5%,创22个月以来新高,而交通银行预计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为3.7%左右,将再次创出年内新高。
(1)简要说明物价普遍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2)“对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保持警惕”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并请你为防止物价上涨提几点合理建议。(9分)

材料一20l0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广 大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一个社会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它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也是不稳定的”。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材料二2010年8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中国已基本具备条件,实现“年均工资增长15 %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针对我国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发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有专家分析,“收入倍增计划”必须从底层做起,要靠最低工资水平的 不断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如何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创造条件?
(2)如何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分好“蛋糕”?

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生产力的国际化与 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据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每天交易额已达到1.7万亿美元,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收入达到2.334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数万亿美元。
材料二 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显示,如果按人均GDP水平把全世界的国家分成5等份,人均GDP水平属于最高的20%的国家与人均GDP水平属于最低的20%的国家之间的差距,1987年是57倍,1997年扩大到92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更为悬殊,“数字鸿沟”在不断扩大。“新经济”至今只是一种“富国现象”,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信息贫困”之中。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2)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我们如何应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