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样品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6.72L;另一份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则原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为 ( )
A.4.8 g | B.6 g | C.9.6 g | D.12 g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目的 |
A |
向2 mL l 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 FeCl3溶液 |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C |
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 |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3SCN- ![]() |
D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 |
检验产物是乙烯气体 |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
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X+ | B.X+、 Y3+ | C.W-、 Z2- | D.X+、 Z2- |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
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W |
X |
|
Y |
Z |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