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当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材料二:目前,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引发的经济寒流,使2008年年初以来就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的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更添压力。自2008年年中开始,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实行减税和退税;放宽中小企业贷款额度等。
为了防范美国次贷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8年9月15日到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罕见地先后五次下调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材料三:10月24日,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东盟的首脑在北京商定,最迟到明年6月推出总额80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来避免东亚地区陷入金融危机。世行专家表示,共同基金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维护东亚地区金融和经济稳定,从而为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曙光。
上述三段材料分别主要体现了辩证法联系观的什么观点?  (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题:2012年11月7日一15 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会后,各地掀起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某校离三(6)班学生围铙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展开探究,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关注民生
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此政府亦将于2013年3月推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其突破口是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扩大中等收人群体的经济学意义。
科学发展
材料二同学们上网搜集信息,了解到:十六大报告提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十七大提出了 "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八大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2)结合材料,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过程。(8分)
民族复兴
材料三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一近年来,校车、校园食品安全等事故频发。2013年2月27曰,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在进行早晨锻炼集合时,发生踩踏,造成4名学生死亡,7名学生受伤。事故发生后,湖北省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开展伤员救治和善后工作,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材料二针对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国务院、教育部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责成有关部门制定行政法规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校园安全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
材料三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在此之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站、信函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意见稿公布仅一周,就有2000多人次积极参与。
结合材料回答: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问题?结合材料二,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保障校园安全?
(2)请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地处中部的安徽不甘中游。安徽省某校高三(1)班举行了“安徽崛起,力争上游”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改革创新是安徽崛起的永恒动力
甲同学:在我国改革进程中,安徽留下了闪光的印迹:小岗村的“大包干”,开启了中国改革大潮的先河;率先试点农村税费改革,催生了免除农业税这一千古变革;在农村综合改革的大潮中,率先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等重点任务。
(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观点,简述上述举措对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安徽发展活力
乙同学:2013年2月2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下表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部分数据。
安徽省民营经济同江浙发达省份比较(2011年)


安徽
江苏
浙江
民营经济增加值(亿元)
7787.8
25767.6
19840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0.9
53
62
中国民企500强数量(2012年评选)
4
108
142

注:2012年安徽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18亿元,但民营经济总量仅相当于江苏的1/5,浙江的1/3,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
(2)结合表格反映的信息,说明安徽省重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经济学依据。
目标既定,安徽人坚定前行
丙同学: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三个强省”争上游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安徽地方政府研究本地特色,寻求最优最美发展路径,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唱响。2012年安徽共有2939万适龄公民履行了植树义务,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3)结合丙同学的发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安徽人应怎样坚定前行。

(28分)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美丽中国”,不仅美于山川,更美在人文。
材料一生态之美——构筑绿色家园
土地是我国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也是最大的瓶颈。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必须从整个国土的战略格局去描画。十八大报告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层面对美丽中国的空间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即“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注重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必要性,并说明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打造美丽中国的“三个空间”。
材料二人文之美——彰显魅力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28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这引起某校高三(2)班同学热议,他们纷纷在校园网上留言, 请你也参与讨论。
[畅想和谐之美]

发帖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跟帖
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党关于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清晰c

(1)请你结合材料,说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唯物论依据。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彰显人文之美]

发帖
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弘杨生态文明,构建 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体系。强化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的意识;打造生态文化 栽体;倡导绿色生活模式;加强宣传引导。
跟帖
要在全社会弘扬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形成人人尊重自 然、爱护生态和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文明观念。

(2)请你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对建设生态强省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