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8.0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
B.室温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
C.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所含的原子数约为3×6.02×1023 |
D.标准状况下,a 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6.02×1023/22.4 |
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C.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
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
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B.A>C>BC.C>B>AD.B>C>A
同一周期的两主族元素A、B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A、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可能为
A.ⅡA、ⅦA B.IA、ⅦA C.ⅣA、ⅥA D.IA、VA
氨分解反应(2NH3 N2+3H2)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 s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0.32 mol/(L·s) | B.0.16 mol/(L·s) |
C.1.6 mol/(L·s) | D.0.8 mol/(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