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 |
C.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 D.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
C.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
D.二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
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安全理事会任何一个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 B.联合国的决议必需经全体会员国一致通过 |
C.联合国大会有权采取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 | D.联合国的成员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 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
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 | 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