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是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两条河流的河口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有关甲、乙两河所在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河都为夏汛 |
B.两河均注入阿拉伯海 |
C.甲河流域农业发展主要问题是涝灾严重 |
D.乙河流域农业发展只受旱灾的影响 |
乙河口附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 B.水稻 | C.玉米 | D.黄麻 |
P点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锡矿 |
B.地形从北向南依次是山地、平原、高原 |
C.河流无明显的汛期 |
D.气候特征主要是夏季高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图2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且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读图,完成7~9题。A点位于( )
A.昏线上 |
B.晨线上 |
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 |
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 |
B点的纬度是( )
A.66°34′ | B.70° | C.75° | D.80° |
位于NB之间的任意点C此时太阳高度最可能的是( )
①小于0° ②5° ③15° ④25°
A.① | B.②③ | C.③④ | D.④ |
图10示意某一经线上P、Q两点。P点位于北半球,Q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PQ两点纬度差为90º。回答3-6题。2010年元月1日,P点的纬度最接近( )
A.65ºN | B.70ºN | C.75ºN | D.90ºN |
下列节日,符合Q点所在地的是( )
A.清明节 | B.国际劳动节 | C.教师节 | D.国庆节 |
若M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A.(10°N,20°W) | B.(30°N,160°E) |
C.(20°S,20°W) | D.(5°S,160°E) |
若P为南极点,弧线
为昏线,则北京此日的昼夜状况为( )
A.昼夜等长 | B.昼长夜短 |
C.昼短夜长 | D.以上都有可能 |
当地(72°E,30°N)时间9月23日8:00,M村庄居民看到太阳位于山顶P,回答1-2题。山顶P位于M村的方位是( )
A.正东 | B.东南 | C.东北 | D.西南 |
该日当地日出时刻,上海有架飞机刚好起飞,2小时32分钟后到达东京(135°E)机场,则到达的当地时间是( )
A.8:12 | B.10:32 | C.12:44 | D.14:44 |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38-40题。甲和丁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寒潮、酸雨 | B.酸雨、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酸雨 | D.土地荒漠化、寒潮 |
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A.纬度和海拔 | B.纬度和土壤 | C.纬度和地形 | D.降水量和地形 |
三峡工程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这是因为
A.三峡水库能容纳和降解更多污染物 |
B.三峡水电代替火电,减少环境污染 |
C.库区淹没了大量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
D.调节下游水量,使枯水期的水量不至于太小,从而降低水污染物的浓度 |
根据图14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