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个别地区举行人代会前,将政府工作报告稿通过有关媒体向群众征求意见。
对此,有人认为,政府将工作报告稿向社会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可使政府工作更好地实现民意,有其必要性。
⑴你如何看待政府将工作报告稿向社会公开,征求群众意见?
也有人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理应由本级人大代表审查,重大决策应由人大代表决定,政府工作报告稿征求意见的主要对象也还是应以全体代表为宜。
⑵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⑶如果你所在地的政府也这样做,请说说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决策和监督?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为了减少行政决策失误,《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等五个必经程序。公众参与成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环节。2011年12月,湖南省举行了为民办实事听证会。来自全省市州、覆盖各行业的23名代表参加了听证会。根据听证意见,原定的38个项目,删减了6个,另增加了2个。长沙县政府常务会就设了旁听席,邀请公民代表来旁听,请其发表意见和建议,可采纳的意见,县长当场表态。凡是长沙县公民,都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电子邮件申请参加旁听。每次旁听,长沙县政府发给旁听者证书,感谢并欢迎他们跟踪监督,迄今已有100多位公民参加旁听。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公民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意义。

材料一:2012年6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
材料二、“韩流”涌入中国以来,赢得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据上海市团委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60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学生当中,知道“哈韩族”的占80%,知道“流氓兔”的占81.9%。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46.5%的中学生表示喜欢韩国的青春偶像剧,48.2%的中学生表示喜欢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阔脚裤。
(1)结合材料一,说说在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一民族精神?
(2)新时期中国为什么仍然必须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魂”?
(3)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呢?

材料一:近年来,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成为新的文化消费热点。革命纪念地和田园、牧场成为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新的场所,也为革命纪念地和农村当地居民开创了致富的新途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意义。
(2)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谈谈如实现文化在创新中发展。
材料二: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它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的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它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2)有人认为,“只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3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
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美国
43%
超过20%
中国
不足4%
2.5%

材料二:美国的决策者历来认为,美国的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国的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就能在任何时候比任何国家都要强大,就能在国际社会居于领导地位。“导弹+经济+文化=美国式的全球化”,这是美国图谋称霸世界的公式。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达到5%以上的规模。
(1)你从材料一中发现了什么问题?(4)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6)
(3)从材料二中,我们如何看待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