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期”。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倾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
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三 “地理大发现,引起了欧洲社会的‘价格革命’。”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摘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一影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表述的“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
某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角度,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拥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请思考:(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4分)
(2)面对文化入侵,你认为应如何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4分)
2009年2月16日,200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次高级官员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来自21个成员的1000名官员和代表参加了议会。与会官员重点围绕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反对保护主义和成绩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后发表声明: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特别必须避免保护主义。
针对亚太地区的特点,回答: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采取什么方式促进地区合作?并说出其含义。
(2)这种合作方式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曾任国会参议员的福布莱特在指责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问题时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今天运转起来非常不灵……在民主党控制国会而总统是共和党人时,宪法规定的行政和立法之间的内在抗衡就要大大加剧……国会常常不能就预算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有效地削减财政赤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政府权力分立体制所固有的行政和立法之间的抗衡。
材料二: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时指出,他们把“分权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事实上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资产阶级是从来不会把统治权分给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今天运转起来非常不灵”指的是哪种现象?
(2)请结合上述材料,对三权分立制进行分析说明。(8分)
材料一 2008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各国采用一切必要手段打击索马里海盗。12月26日,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参照有关国家做法,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
材料二在近来召开的第63届联合国大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共同把脉金融危机,表达合作意愿,积极寻找对策。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怎样看待联合国安理会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发挥的作用?
(2)简要概括中国政府参与上述国际活动所体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