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从内容角度,两首诗均属  诗,他们都应用到的表现手法是         
毛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答:                                                                      
陆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1)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2)“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中“满”和“新”二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邻
杜甫(唐)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诗歌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的隐士。
分析作者是如何刻划这个形象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本诗“鸟不住啼天更静”一句与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阅读下列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了。
1)这首词提到了民间的那个节日?有那些习俗?
2)简要分析本词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
3)简要分析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