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2C2H2(g)+5O2(g)=4CO2(g)+2H2O(l) △H2599kJ·mol1
则乙炔的燃烧热为   ▲    
⑵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可利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已知
①CO(g)+1/2O2(g)=== CO2(g)  ΔH1=-283.0kJ·mol1
②C(s)+O2(g)===CO2(g)       ΔH2=-393.5kJ·mol1
则C(s)+1/2O2(g)="CO(g)   " ΔH =      ▲    
⑶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键能(kJ/mol)
化学键
键能(kJ/mol)
N≡N
942
H-O
460
N-H
391
O=O
499
H-H
437
 
 

反应N2+3H22NH3 △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数值      ▲    
⑷最近美国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不必使氨先裂化为氢就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该方法既有液氢燃料电池的优点,又克服了液氢不易保存的不足。其装置为用铂黑作为电极,插入强碱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氨气。其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试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每空2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SO4和少量Na2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下列流程图,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试剂为铁粉、稀H2SO4NaOH溶液等试剂)(1)操作a的名称为,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____
(2)固体E的成分为____,加入的试剂④为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试剂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从溶液D和溶液G中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为、冷却结晶 、
、洗涤、干燥。

(10分,每空2分)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 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的玻璃塞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在配制前用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润洗容量瓶
(2)现将200mL0.30mol/L的盐酸与50mL0.80mol/LCaCl2溶液混合(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3)在标准状况下,将_____________L HCl气体溶于1000 m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cm3),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4分,每空2分)请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分子数
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标准状况下
气体体积
(L)
H2O


0.5
HNO3
3.01×1022


N2

14


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
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
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
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另外,请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1)A与E:
(2)B与E:




(3)C与E:



在反应 2KMnO4 + 16HCl(浓)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为,若有73gHCl被氧化,电子转移的总数为,产生Cl2的质量为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