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如下左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 A.10个 | B.18个 |
| C.24个 | D.14个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
| B.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0-5mol/L时,溶质可能是酸或碱 |
|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 |
| D.向醋酸钠稀溶液中加醋酸钠固体,c(CH3COO-)/ c(Na+)增大 |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 |
| B.装置①中,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C.装置②中的Fe发生析氢腐蚀 |
| D.装置②中电子由Fe流向石墨,然后再经溶液流向Fe |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A.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
|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
| C.滴定前,没有逐出酸式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
| D.滴定前读数正确,达到滴定终点后,俯视读数 |
在25℃时,0.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6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值约为a;在某温度下,KW= 10-12,10mL 0.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1L,溶液的pH值约为b,则a、b的值分别为()
| A.1和8 | B.2和8 | C.1和10 | D.2和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将Na2SO3、Fe2(SO4)3、Ca(HCO3)2、CuCl2溶液蒸干,都不能析出原溶质的晶体 |
| B.草木灰(K2CO3)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会降低氮肥的肥效 |
C.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 CO32-+H3O+ |
| D.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盐酸是防止Fe2+被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