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回答5—10题。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最终证明了罗斯福的论断?
A.法国 | B.英国 | C.波兰 | D.西班牙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B.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
D.德意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
二战期间,各大战场发生转折的先后顺序应为
①苏德战场 ②北非战场 ③太平洋战场 ④中国战场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①② | C.③②①④ | D.③①②④ |
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类似的总战略是
A.美国对德日宣战 |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 |
C.美英愿意帮助苏联 | D.所有反法西斯的国家结成联盟 |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烧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这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
B.二战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
C.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 |
D.科技新发明都是从研制新式武器开始的 |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①曾以“中立”地位大发战争财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 ③美国参战更加说明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 ④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结束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师夏(1801-1850)在《经济和谐》序言中写道:“政府话动基本限于保证秩序,安全和正义”。“越过这个限度,就是对良心、智力和劳动——一句话,对人类自由的侵占。”这一观点与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相似?()
A.圣西门 | B.马克思 | C.凯恩斯 | D.亚当·斯密 |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0 |
515 |
685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
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透过这一变化趋势不能窥见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
A.洋务运动的足迹 |
B.外商企业的创办 |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
D.五四运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