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_____;
(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               ________(填2种)。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         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    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附加题
Ⅰ: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
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 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的取值范围是
(2)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此时甲容积为2L,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
(3)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0处, 则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大于
Ⅱ: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它条件均不变,则达到平衡时:
(1)测得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2)假设乙、甲两容器中的压强比用d表示,则d的取值范围是

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的情况下进行反应:2A(g)+B(g)xC(g),①向甲中通入4molA、2molB,达平衡时测得其中C的体积分数为40%;②向乙中通入1molA、0.5molB和3molC,平衡时测得C的体积分数为W%。试回答:
(1)甲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2)若乙W%=40%,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乙压强有变化 ,则x= ,乙中建立平衡时压强的变化为 (填“递增”或“递减”);
(3)若乙W%=40%,且平衡时甲、乙压强不同,则x= ,平衡时甲的压强 乙的压强(填“大于”或“小于”),乙平衡时c(A)=
(4)若x=4,则W% 4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平衡时乙中的c(A) 甲中的c(A)。

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 mol·L-1
的HCl溶液,丙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_;
(2)丙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电离平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氯化氢气体。
(1)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将物质⑥配制成溶液,逐滴加入⑦溶液中至沉淀量最大,写出离子方程式: ,检验离子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在一定条件下,Fe2O3 + 3CO2Fe + 3CO2反应中, (填名称)是氧化剂, (填化学式发生氧化反应, (填元素符号)元素被氧化,生成42g Fe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