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 D.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就中国古代某制度评论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指
A.世卿世禄制度 | B.察举制度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度 |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
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 D.中国加入联合国 |
第二次是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
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
B.欧盟建立后的一些举措,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C.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 |
D.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终于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