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孢子母细胞到形成精子,经历的分裂方式是( )
| A.有丝分裂 | B.减数分裂 |
| C.先有丝分裂后减数分裂 | D.先减数分裂后有丝分裂 |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成分 |
KH2PO4 |
MgSO4· 7H2O |
NaCl |
CaSO4· 2H2O |
CaCO3 |
葡萄糖 |
纯淀粉 |
| 甲培养基 |
0.02 % |
0.02% |
0.02% |
0.01% |
0.5% |
0.5% |
2% |
| 乙培养基 |
0.02% |
0.02% |
0.02% |
0.01% |
0.5% |
- |
- |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
|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
| 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
| 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
|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
| C.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20℃ |
|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
下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
| 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
| 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
| 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 |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
|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
|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
|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