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造成了可怕的后果。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实现由“征服和改造”向“协调和保护”的转变。
运用唯物史观简要分析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变的原因。(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李克强工作报告对于政府的改革提出了这样的内容: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点,谈谈你对李克强报告内容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

材料一:


(注:居民消费的新趋势:电子商务、绿色环保、信息通讯、文体健康等消费)

材料二:早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到:“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李克强总理亦在多个场合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提到,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结合材料一,分析图表分别说明的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2月2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
材料一:让理想信念明灯永在心中闪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材料二: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
材料三:精神文明建设要反对形式主义。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让理想信念明灯永在心中闪亮”?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的文化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正确性。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中期选举是为了选举美国国会,即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员,因为它是在美国总统一届四年任期一半之际举行的选举,故为“中期选举”。这一选举关键的是对美国的立法机构——国会两院的控制。美国人用“分裂的政府”这样的说法来形容不同的党派控制着总统和国会的情况。 总统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和由其它党派控制的国会的多数派领袖保持工作关系。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总意味着相安无事。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因为他拒绝削减某些预算开支,当时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在短期内关闭了部分政府部门。
材料二:据美国相关媒体于2015年11月4日报道,在两年一度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率先获得国会参议院超过半数议席,在时隔多年后再度成为参院多数党。而奥巴马也将变为“跛脚鸭”总统,推动改革措施需要更多动用行政权力,继续绕开国会。这样做可能招来更多反对,使奥巴马政府的执政面临更多困难。
(1)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将使奥巴马政府的执政面临更多困难?
(2)美国三权分立制的积极作用和弊端各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依宪治国在此次中央全会得到了充分强调,“坚持依宪治国,这个调子没有变,但是越来越强调了,把它正式写进党的决议里面,这还是第一次。”
材料二: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这一理论主张和治国纲领在当下已取得基本社会共识,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然而这部被视为“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的宪法很快就被束之高阁。1982年,“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被写入宪法序言,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两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由此可以说,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执政党对建国之后前30年治国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使然。
(1)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依据。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蕴含的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