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
——《 瞭望新闻周刊》
材料二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古代在“和谐社会”出现之前,当旧的社会秩序遭受到猛烈冲击时,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往往应运而生,其间出现了不少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某些思想或观点,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材料三 清朝前期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跨葱岭,东临太平洋,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一带,南包南海诸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结合材料二,例举中国古代典型的“和谐社会”,并简述出现这一和谐局面的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
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的
结构。
(3)观察时应先选用物镜。(填“高倍”或 “低倍”)
(4)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5)把玻片标本放在[ ] 上后,要用 压住。观察完毕,如果镜头上有灰尘和水,要用专门的 擦拭。
下图是番茄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从①→②→③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依次是。
(2)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
四个连续的过程。
(3)番茄的果实和种子分别是由花的结构发育来的。
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这是什么原因?
。
(2)入夏以来,某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灾”。造成当地农作物(禾本科植物)大量减产。为了保证丰产丰收,人们决定灭蝗,你认为什么时期灭蝗最好?为什么?
。
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发育方式,将相应序号填入表内。
①体内受精 ②体外受精 ③有性生殖 ④无性生殖 ⑤完全变态 ⑥不完全变态 ⑦变态发育 ⑧无变态发育 ⑨卵生 ⑩胎生
生殖方式 |
发育方式 |
|
昆虫 |
||
两栖动物 |
||
鸟类 |
上右图是菜粉蝶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数字代码1是,2是,3是,4是。
(2)菜粉蝶的发育顺序是:→ → →
(填数字代码)。
(3)与菜粉蝶相比,蝗虫发育不经过的时期是(填数字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