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9分) :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位.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会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巨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项百的神奇效果。
——引自新华网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4分)
(2)依据材料,康熙皇帝入关后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统治的? (3分)
(3)从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历史启示?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福祉”。
材料二
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阻迭起,前路漫漫?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看法,立论各不相同。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延误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四个角度,对材料一的“内因论”进行简要阐释。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
材料三
(1985年)“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的含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思想理论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理论成果?
法德是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直接关系到欧洲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是一个令法德两国人民百感交集的地方。(见下图)
(1)在这里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1918年和1940年分别发生了哪两件对法德两国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
(2)结合相关史实,阐述一战后法德关系的演变。
材料二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3)二战后,法德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冲突”?对欧洲有何影响?
(4)综上,你认为法德争夺的核心是什么?从两国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239个以外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使“汉字是否应该拉丁化”的这一学术问题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再大胆宣言道: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后钱玄同又提出以罗马字母取代汉字)——钱玄同《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
(1)概括钱玄同的主张。分析其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为汉语注音。
1958年,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地处偏 僻、方言杂乱,有时,只要隔一条河互相说 话都听不懂。)19岁的社员陈进四到了北京, 昊玉章专门派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杜松寿教 她学拼音。很快,她就掌握了。回到吴山,她用汉语拼音拼字音,普通话提高很快。 ![]() 《50年前的<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始末》。)(摘自2008年4月22日《北京日报》)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语拼音有何优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正文部分第1750页至1755页收录了239条“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并像解释汉字的词条一样予以解释。这些词绝大部分是学界格称的英文缩略词、“字母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字母词占了0.3%左右的比例。其中有【A股】指人民币普通股票。【APEC】亚太经合组织。【API】空气污染指数。【B股】指我国大陆公司发行的特种股票。【B2C】指电子商务中企业对消费者的交易方式。【IT】信息技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PS】全球定位系统。【MP4】一种能播放影音文件的袖珍型电子产品。【NBA】(美国)全国篮球协会。【QS】质量安全。【PM2.5】在空中漂浮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WTO】世界贸易组织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些“字母词”反映了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汉字拉丁化的看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一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一一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