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 B.自然经济的阻碍 |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 D.民族资本家投资方向转向商业 |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年)的著作中,有许多地方是借用远航探险作比喻。他曾明确地说过,“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据此推理()
A.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
B.近代自然科学开始指导早期殖民扩张 |
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哲学研究新领域 |
D.远航探险成为欧洲经济发展主要渠道 |
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材料中国所说的“法”主要是指()
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 | 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 |
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 | 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 |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 |
钢(吨) |
生铁(吨) |
煤(吨) |
锰矿石(吨) |
1935年 |
256565 |
787061 |
36091747 |
31400 |
1936年 |
414315 |
809996 |
39902985 |
43400 |
1937年 |
556347 |
958683 |
37230469 |
79187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同清末中国人开办的和外国人开办的工厂一样,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开办的工厂(和矿场)大都集中在上海、天津,以及江苏、辽宁、河北、广东、山东和湖北的一些地方。出现该现象的根源在于()
A.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
B.经济发达地区盛行“实业救国” |
C.国共十年对峙的政治现状的影响 |
D.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地理优势 |
荣氏家族企业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一段传奇。1902年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掘到了第一桶金,获誉“面粉大王”;1912年荣氏兄弟又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获利颇丰,获誉“棉纱大王”。荣氏家族企业在上述两个时期获得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③世界大战的影响④政府政策的推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