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 | 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 D.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 |
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有人这样评论一幅画“恍然如人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有尘土扑面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 B.描绘的是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 |
C.说明当时北宋商品经济发展 | D.这幅画风格属于抒情写意的文人画 |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
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
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
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 | B.反对盲从孔子 |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 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