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还原法,②电解法,③热分解法。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还原最佳。(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Ⅰ.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 。
Ⅱ.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 。
Ⅲ.Hg、Ag等不活泼金属 。
(2)写出以锌片、铜片为两极,稀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
甲基橙和酚酞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当溶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点样时,甲基橙和酚酞会以不同的速率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该原理将甲基橙和酚酞从混合溶液A中分离开来:
步骤Ⅰ 把0.1 g甲基橙和0.1 g酚酞溶解在10mL60%的乙醇溶液里,配制混合溶液A;另将10mL乙醇和4mL浓氨水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溶液B;
步骤Ⅱ 在一张圆形滤纸中心扎一小孔,将细纸芯插入滤纸中央(如图)。在距滤纸中心约1cm的圆周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A溶液在该三点处点样;
步骤Ⅲ 将滤纸覆盖在盛有B溶液的培养皿上,使滤纸芯与溶液接触,放置一段时间,点样逐渐向外扩散,形成黄环;
步骤Ⅳ 待黄环半径扩散到滤纸半径的二分之一时,取下滤纸,等滤纸稍干后,喷上饱和Na2CO3溶液,通过现象判断分离的效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_________,若分离淀粉胶体与氯化钠的混合液则可选用______法;
⑵步骤Ⅱ中若在滤纸上事先作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_____________笔(填“钢”或“铅”);
⑶步骤Ⅳ中喷洒Na2CO3溶液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实验中________在滤纸上移动速率更快(填“甲基橙”或“酚酞”);
⑷他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分离的效果。
(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含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OH2O+NH2Cl(一氯氨),NH2Cl较HClO稳定,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是。
将2 mol H2O和2 mol CO置于1 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2H2O(g)2H2+O22CO+O2
2CO2
(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它们的分子式)
(2)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平=a mol,n(CO2)平=b mol。试求n(H2O)平="______"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
mol,C增加了
n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___ (填“活性炭”“硫酸亚铁”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___ (填金属元素符号)。
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