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
|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
|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
|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
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其主要原因是
| A.袁隆平“超级稻”全面推广 | B.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
|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 |
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是
| A.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 B.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大跃进阶段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初期 |
在50年代中期,费孝通提出:“在人口这样众多的国家,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应当都集中在少数都市里,而应尽可能分散到广大的农村里去。”下面史实,能够证明费孝通主张合理的是
| A.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 |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
|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 D.乡镇企业兴起与发展 |
有材料证明:1955年春,各地纷纷反映“闹粮荒”,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一五计划” | B.农业合作化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
|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 C.“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
|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