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
|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
2006年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
| A.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
|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 B.中国是国联的参加国 |
| C.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 D.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通过贵族的妥协让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
| B.通过平民的不断斗争来保障平民的利益 |
| C.适度调整公民内部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 |
| D.借助频繁的领土扩张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
|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 D.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