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半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表现有
①工人掀起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斗争 ②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③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建立 ④第二国际诞生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 |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 A.与清政府彻底决裂 |
| B.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首要 |
| C.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 |
| D.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
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由创办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军事工业效益差 |
| B.军事工业的自强目的已经达到 |
| C.正确处理“自强”与“求富”的关系 |
| D.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他
|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 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
|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
| D.率兵收复新疆 |
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时代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有
①工厂制度②以财团和财阀为中心的大企业③国际联合企业④跨国公司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750年,沃尔波尔写道:“英国上院……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下列对英国黑奴贸易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英国黑奴贸易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 |
| B.扩大了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
| C.英国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 |
| D.其黑奴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