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15—17题。下列各项符合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是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B.“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C.“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D.“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 |
孙中山对中国民主进程的重要贡献是
A.率先提出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 | B.率先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
C.最早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 D.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图7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北大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工业复兴法”违宪。这最能体现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联邦制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C.民主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 |
华盛顿说:“我们要么在一个首脑的领导下组成联邦,要么成为互相牵制不已的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3个主权国家,你斗我,我斗你,又一块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同归于尽。”材料主要说明了当时的美国()
A.建立联邦制的必要性 |
B.建立邦联制的必要性 |
C.实行三权分立的必要性 |
D.实行两党制的必要性 |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之间围绕权力问题多次较量。经过多次改革,权力不断由上院转移到下院。时至今日,上院已经沦为下院的辅助工具。这一过程体现了英国政治进程的特点是()
A.法制化 | B.法治化 | C.民主化 | D.共和化 |
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中说:“谁相信从这个可怕的深渊里,从这个不睦、残酷、愚昧、狂信纠缠不清的混沌里,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描述的近代政体是()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的英国政体 |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的德国政体 |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的法国政体 |
D.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的美国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