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回答24~25题。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
| B.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 |
| C.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会危及上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
D.山区的水土流失对下 游沿河城镇生态安全没有影响 |
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图1为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图回答1~2题。
以下城市中,风力最大的是()
| A.北京 | B.东京 | C.合肥 | D.乌兰巴托 |
图1中
符号表示的天气系统是()
读我国某省1965—2000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图8),回答17—18题。
关于该省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 B.第二产业比重始终最高 |
|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 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比重 |
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A.目前该省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 B.2000年第二产业为该省主导产业 |
|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 D.产业比重波动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
图6反映了产业转移引起某产品在不同国家进出口的变化,图7是五种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根据图6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转移反映了工业集聚的趋势 |
| B.该产业向科技发达地区转移 |
| C.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 |
| D.第三阶段丙国是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国 |
图7中,目前适宜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工业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⑤ | D.①③ |
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延缓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 B.减轻转入地的环境压力 |
| C.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D.增加转出地的就业机会 |
甜菜性喜温室,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图5是我国某地区甜菜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据材料推测,该厂最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 B.东北平原 | C.青藏高原 | D.云贵高原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示流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
|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
|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
表1为南京市1990年以来部分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读表回答10~11题。
| 年份 |
常住人口 数(万人) |
各年龄组人口比例(%) |
总抚养比(%) |
||||
| 0—14 |
15—49岁 |
60岁以上 |
合计 |
0—14岁 |
60岁以上 |
||
| 1990 |
516.81 |
20.77 |
69.19 |
10.04 |
44.53 |
30.02 |
14.51 |
| 1995 |
564.29 |
19.08 |
68.89 |
12.03 |
45.16 |
27.7 |
17.46 |
| 2000 |
612.62 |
15.43 |
72.38 |
12.19 |
38.16 |
21.32 |
16.84 |
| 2005 |
689.8 |
11.81 |
75.11 |
13.08 |
33.14 |
15.72 |
17.42 |
| 2006 |
719.06 |
12.69 |
72.39 |
14.92 |
38.15 |
17.53 |
20.62 |
| 2007 |
741.3 |
11.58 |
74.04 |
14.38 |
35.06 |
15.63 |
19.43 |
注:抚养比是指非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
资料来源: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南京市自1990年至2007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
| B.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升高 |
| C.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
| D.人口增长较快,有较多人口迁入 |
下列关于南京市人口抚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4岁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 |
| B.60岁以上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
| C.2007年0—14岁的人口抚养比低于60岁以上的 |
| D.人口抚养比与人口的性别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