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在进行中和滴定是,先固定沉定管,后润洗、装液 |
B.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 |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
D.实验室抽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1 = ―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 2= ―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 3= ―Q3 kJ/mol
(已知:H2S完全燃烧生成SO2,不完全燃烧生成S)判断△H1、△H2、△H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 B.△H1>△H3>△H2 |
C.△H3>△H2>△H1 | D.△H2>△H1>△H3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向生石灰中加水 |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
C.Ba(OH)2·8H2O与氯化铵反应 |
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
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ΔH=-293.23 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s)+O2(g)===SO2(g),生成1mol SO2(g), 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 |
B.S(g)+O2(g)===SO2(g),生成1mol SO2(g), 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 |
C.1 mol SO2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硫和1 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 |
D.1 mol SO2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硫和1 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 |
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 O2(g) =CO(g) △H1 = -110.5kJ/mol C(s)+O2(g)=CO2(g), △H 2= -393.5kJ/mol则C(s)+CO2(g)="2CO(g)" 的△H 为
A.283.5kJ/mo | B.172.5kJ/mol | C.-172.5kJ/mol | D.-504 kJ/mol |
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D.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