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1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 (6分)
(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 (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学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社会价值?(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4分)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1分)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
(16分)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商帮在沉寂100多年之后再度崛起。今日的浙商、苏商、粤商、闽商等比起传统的商帮更具开拓性、创新性,更具全球的眼光和谋略。抚今追昔,鉴古今而知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这也决定了山东商人所走的道路及商业资本的流向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民国时期,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把商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宁波商帮以新兴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他们所经营的银楼业、药材业、成衣业、海味业以及保险业,也是名闻遐迩。
——张正明 《中国十大商帮》
(1)据材料一,概括商帮的特点。从明清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货币演变方面分析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山东商帮和宁波商帮发展的不同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商帮这种发展趋向的原因。
美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段一探险与初创
材料一 17世纪初,一群遭受英国国教迫害的清教徒告别了封建世袭制度统治下的欧洲大陆,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与欧洲旧大陆完全不同的新国家。
——《环球时报》(2010年10月)
片段二扩张与发展
材料二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指美国独立后向西部地区大规模拓殖的活动。西部的开拓,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设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西进运动造就了美国人勇敢与冒险的精神,锻炼了美国人乐观进取的性格。因此有人说:“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百度百科
片段三调整与腾飞
材料三 1859年农业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到1889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5%。与此相联系,城市化也在美国取得重大进展,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80年的28. 2%。……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何顺果《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17世纪清教徒来到北美的原因。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的理解。
(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半期美国“腾飞”的具体表现。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以“工业文明下世界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
材料一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落伍沉沦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
材料二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其经济方面的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如何理解?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2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6分)
(26分)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始自晚明(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白银的货币化。……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在中国和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二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
——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货币经济扩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帝国”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4分)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
(4)“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