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示意我国沿
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19~21题。
| 发展阶段 |
时间 |
方式 |
| ①产品“走出去” |
1991~1997年 |
接受订单,代工生产 |
| ②销售“走出去” |
1998~2001年 |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
| ③品牌“走出去” |
2001~2003年 |
收购意大利的某知名鞋业公司 |
| ④资本“走出去” |
2003年~至今 |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建立研发中心 |
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A.开拓国际市场 | B.建立品牌形象 | C.吸引国外资金 | D.降低生产成本 |
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A.降低劳动成本 | B.增强集聚效应 | C.便于产品销售 | D.便于原料运输 |
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A.市场 | B.资金 | C.原料 | D.技术 |
读不同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热带雨林带最可能是
| A.B | B.D | C.E | D.F |
区域内气温差别最小和降水量差别最大的区域分别是
A.D、A B.B、E C.B、F D.D、F
2014年5月11日深圳遭遇了2008年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平均累计降雨226毫米,暴雨期间,2500辆汽车被淹,约50处片区发生内涝,组团到深圳“看海”被网友竞相调侃。“暴雨致涝”问题再一次把公众舆论聚焦在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身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这次内涝的形成与下列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 A.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 |
| B.城市空气尘埃多,增加暴雨形成几率 |
| C.城市“热岛效应”,使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
| D.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地表下渗能力弱。 |
面对城市内涝,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整治河道和排水管网 |
| B.增加城市用水,防止雨水过多 |
| C.增加排涝设施和调蓄能力 |
| D.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出现了“民工荒”,其主要原因是
| A.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 |
| B.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西部、东北等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大量劳动力 |
| C.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萧条,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
| D.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用工数量减少 |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期期间光照时间短 |
|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
|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
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以下有关该基地有利自然区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分 |
| B.有天山、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 |
| C.昼夜温差大 |
| D.绿洲地区的土质有利棉花生长 |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与山峰D的相对高度为700米 |
| B.疗养院自流取水宜选线路② |
| C.支流a、b、c实际不存在的是c |
| D.地形区C是洼地 |
有关该地区国土整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在A处修建水电站 |
| B.联系甲乙两小镇选③线路修建公路 |
| C.应重点解决红壤的改良 |
| D.在山区宜栽种落叶阔叶林树种以保持水土 |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
|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
|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