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徼:边界。 |
B.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薪:这里是“当作柴草”。 |
C.或芟而去焉芟:锄除。 |
D.固有不能间也欤间:间或。 |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任光禄志趣高雅的一组是( )
①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②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③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④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
⑤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⑥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A.①③⑥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游京师显贵人家之园的见闻感受,那里奇花异石屡见不鲜,惟竹不可得。 |
B.文章第2段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 |
C.任光禄虽然身处江南,但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是在荆溪之上治园,“遍治以竹”。 |
D.文章由任光禄对竹的态度,揭示出他不谄流俗的孤高独立的人品,这也属直接写竹。 |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 |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下面句子中加黑划线词语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代词,那里)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代词,他们)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下边各句子里加黑划线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C.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而耻学于师 D学于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