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
实验材料 |
提取核物质时加入的溶液 |
去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 |
DNA鉴定时加入的试剂 |
甲 |
鸡血 |
蒸馏水 |
95%的酒精(25℃) |
二苯胺 |
乙 |
菜花 |
蒸馏水 |
95%的酒精(冷却) |
双缩脲试剂 |
丙 |
猪血 |
蒸馏水 |
95%的酒精(冷却) |
二苯胺 |
丁 |
鸡血 |
蒸馏水 |
95%的酒精(冷却) |
二苯胺 |
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 |
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 |
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 |
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 |
某对夫妇的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 ()
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2
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3/8
C.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
D.不患病的概率为1/4
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 |
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
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 |
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
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 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
B.F1紫翅绿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相应性状之比是15:5:3:1 |
C.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
D.F1紫翅绿眼个体与黄翅白眼个体交配,则后代相应性状之比是3:3:1:1 |
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卷尾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
B.鼠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
C.上述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D.子代中可能不存在黄色纯合子 |
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单体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A.1 | B.1/2 | C.1/3 | D.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