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6~8 h间,光合速率________(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O2含量________,CO2含量________,植株干重________。
(2)9~10 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__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8 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
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
(2) 导致甲的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__结构。
(3)若测定该区域1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
放回到森林中,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2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区域内野
兔的种群密度为。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脏的___________分解;同时________(激素名称)分泌减少,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或单独培养,进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关的一些曲线,请分析后并回答有关问题:
甲乙
(1)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同一环境中一起培养,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中所示,可看出甲种群与乙种群的关系是______。
(2) 科研人员单独培养甲种群,进一步对该种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乙所示,分析可知在_______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在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减小其_实现。
(3)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甲生物在三个不同水域的三个种群,可知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① 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__________所示类型。
③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_所示类型。
分析下面有关对生长素的科学探究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
假设:生长素能进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实验方案;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如右图所见根部正在生长,从区哉A剪取10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的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浓度 (ppm) |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
0 |
12.0 |
10-3 |
12.3 |
10-4 |
128 |
10-3 |
12.3 |
10-2 |
11.2 |
10-1 |
10.6 |
(1)实验所用的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
。
(2)上述表中数据,(能/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
(3)从上述表中可知,分别用生长素深度为10-5ppm和10-3ppm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假设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根段,两天后的根段长度为12.3mm左右,你如何确定该浓度是10-5ppm还是10-3ppm简要描述你的思路。
。
以下各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1)在A图中,由物中P突变为物种P’,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天门冬氨酸改变成了。(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2)B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叫。
(3)C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4)D图中过程2常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