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严重破坏了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强烈谴责。在打砸抢烧事件中,81岁的维族老人哈米提.艾合买提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18名各族群众。有人问其原因,他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材料二:2009年9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透露,警方已成功抓捕2000余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全市打黑除恶斗争取得了决定性全线突破。当前,警方正深入推进第二批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真正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分)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6分)
(3)联系材料分析,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一:今天的文化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同时也看到这样一些文化现象:(1)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人情超越了社会公平甚至法律;(2)邪教思想依然在传播;(3)很多年轻一代生活态度极其不端正;(4)崇洋媚外,鼓吹全盘西化;(5)低俗文化大行其道等等。一句话我们的文化生活“喜”、“忧”并存。
材料二: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发展动力强劲;现代传媒的科技力量,对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赞赏它们的正面效应时,同时也深受其害。
问题:如何解决当前文化“喜”、“忧”并存的复杂现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信息一:产品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它常常也成为一个普通企业的生命周期,而创新驱动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表现为下图中的虚线。
(1)甲同学用信息一说明发展创新驱动型企业有利于促进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请你用经济生活的道理帮助分析。(8分)
信息二:创新驱动发展,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2)结合信息二,运用辩证唯物论道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信息三: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
(3)结合信息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新常态下党怎样才能更好地领导我国的经济工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我省不少地市对家庭农场作了有益的探索。如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推广农业科技促进集约化,建立注册登记制度确立产权等。家庭农场正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民致富的新兴力量,正在成为农村经济的“新领军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家庭农场正在成为农村经济的“新领军者”的理由,并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家庭农场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农场主们跨过“一道道坎”,如融资难、农业保险保额低、缺人才等。每道坎都需要政府提供服务,如支持每户家庭获小额优惠贷款、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额、加强培训、鼓励毕业生到农场去工作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家庭农场提供服务的依据。
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山东省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
2010年5月19日,在西班牙国家舞蹈团的热情舞步中,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拉开大幕。本届文化多样性节以“多样性奇迹”为主题,以第十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为主会场。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个艺术团体将以音乐、舞蹈、戏剧、展览等多种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现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大型多边活动,它为世界各国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合作,以前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举行,今年是首次选择在其他城市举办。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