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9~22题。
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
|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
|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 D.常年受西风影响 |
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 A.地势起伏大 | B.北高南低 |
| C.山河相间 | D.中间高四周低 |
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小 | B.有冰期 |
| C.水位变化大 | D.落差小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 A.矿产资源丰富 | B.资金雄厚 |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丰富 |
下列平原地形不是主要由河流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波德平原 | B.黄淮海平原 |
| C.洞庭湖平原 |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
下图所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回答:
该河流可能位于
| A.35°N-55°N大陆东岸 | B.30°S-40°S大陆西岸 |
| C.25°S-35°S大陆东岸 | D.10°N-20°N大陆内部 |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图,读图回答1~2题。
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四个地区中,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下图,四幅表示极地东风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有
读环流模式图,判断1~4题。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c>d |
| B.气压: a>b>d>c |
|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
|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
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温 | B.净化、增湿 | C.增温、增湿 | D.减湿、减温 |
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③处为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副极地低气压带 |
| C.赤道低压带 | D.中纬西风带 |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则
| A.环节①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 B.环节②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 C.环节③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 D.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