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二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
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________因素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________。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二种情况相比较,对A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
A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B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C组 |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1)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组。
(2)右图中曲线是C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曲线乙是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依赖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填编号)。
(3)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发生突变,进而调控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医治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图1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中的 X、Y、Z 曲线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据图回答:(注: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1)图1甲过程中B是(外界物质),其在中被消耗(答具体结构);乙过程中A消耗于该过程的阶段。
(2)图1乙过程中产生的水,其[H]的来源是(答具体物质,不考虑中间产物) 。
(3)分析图2可知,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比较图中2 Z曲线的k、a两点,哪点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5)图2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根据图2中Z曲线的变化推测该植物未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段。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
细胞质基质 A B |
线粒体C D |
酵母菌 E F |
葡萄糖 |
- + |
- + |
+ + |
丙酮酸 |
+ - |
+- |
- - |
氧气 |
+- |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都不产生的试管有,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______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和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