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 cm处形成一个厚0.5 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水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 D.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c(HA)/mol·L—1 |
c(NaOH)/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1 |
0.1 |
pH=a |
乙 |
0.2 |
0.2 |
pH=9 |
丙 |
c1 |
0.2 |
pH=7 |
丁 |
0.2 |
0.1 |
pH<7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9
B.c1<0.2
C.在乙组混合溶液中c(OH—)—c(HA)=10—9 mol/L
D.在丁组混合液中c(Na+)<c(A—)
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 →B ;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 B.A>B>D>E
C.D>E>A>B D.D>A>B>E
目前已研制出一种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的酸性乙醇电池,其效率比甲醇电池高出32倍,电池构造如图所示,电池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乙醇的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
B.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
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 |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3.44 L |
向三份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 | B.增大、减小、减小 |
C.减小、增大、增大 | D.增大、减小、增大 |
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a+b)/5×100% | B.2(a+b)/5b×100% |
C.2(a+b)/5×100% | D.(a+b)/5a×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