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的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
|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
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
① 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④ |
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 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
|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
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
|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
| 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 |
|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
| 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
|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
|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
|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
有人认为:“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 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