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用通用方法治疗所有癌症的治疗方法已经时日不多:大量新研究指出,应该根据肿瘤的基因采取针对性化疗和其他疗法。
现在,结肠癌晚期患者在接受两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之前应该进行基因检测。这是上个月一项研究发现艾比特思(Erbitux)和维克替比(Vectibix)等昂贵的药物对40%的患者不起作用之后,肿瘤学家-的治疗方法发生的重大变化。
科学家们正努力试验对乳腺癌和肺癌进行适合特定基因的此类治疗。大量研究显示:当前的大多数药物最多只对约一半的患者有效,但通常需要进行反复的试验才能作出确切判断。这意味着很多人会无缘无故饱受副作用之苦,而且这些药物还贵得惊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建议对结肠癌患者KRAS基因进行费用300美元的检测。该机构估计,通过使患者不再服用价格高达每月1万美元却对他们无效的药物,这样每年能够节省惊人的6亿美元。
这对消费者来说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急需这种个性化的药物,基因检测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范。实验室经常刚有行得通的希望就推出新的检验方法,而不是等待最终的证据。迄今为止,很少有检测能够赢得像癌症治疗专家机构美国临床肿塘学会这样的大型医学团体的支持。这种检测不是为了确定人们是否携带使他们容易患病的所谓癌症基因,而是为了寻找肿瘤基因的一个特征——一种基因和蛋白质活动的模式,这种模式预示着癌症发展的快慢、复发的可能性大小以及是否对治疗敏感。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马修·埃利斯博士是一种不同以往的乳腺癌基因疗法的发明者之一。他解释说,进行基因检测的最终目标是确定“对这些患者来说,适合的药方是什么”。一项不太精确的检测已经能够确定某些乳腺癌患者旧病复发的风险高低,帮助医生作出是否进行化疗的决定。但是采取哪种化疗方法呢?社克大学的凯利·马克姆博士.对即将接受术前化疗的近300名刚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乳腺组织活检。其中一些患者接受了两种标准鸡尾酒疗法之中的传毒一种;其他患者则接受适合她们的肿瘤类型的鸡尾酒疗法。现在确定根据基因决定治疗方法有助于肿瘤缩小还为时过早。
上周公开进行的试验性检测没有采取专n的基因识剐,而是检测了50名乳腺癌患者的基因以确定该妇女患上的是4种亚型中的哪一种。如果成功了——而且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这种乳腺生物分类检验法会改变乳腺癌的多称。。小组在《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的报告中指出,在对保存的以往肿瘤样本进行研究之后,小组成员发现,一些女性可以安全地避开化疗,她们的亚型对术后激素疗砖响应较好。一种发展较快的肿瘤对大多数化疗敏感,但是对激素疗法不敏感。还有一组患者采用两种疗法都没有效果,这组患者迫切需要新的选择。
下一步是治疗肺癌。全国各地的医院正在招募1200名患者,研究他们是否携带引发
肿瘤的基因EGFR的额外副本。他们将接受特罗凯(Tarceva)或力岿素(AIimta)这两种主要疗法的其中一种,看看哪种疗法最适合哪种基因状况。
(选自2008年2月《参考消息》)下列对“根据肿瘤基因采取针对性疗法”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
A.用通用方法治疗所有癌症的治疗方法将发生重大变化,用基因检测方法进行针对性 治疗将成为新的方式。 |
B.通过基因检测确定人们是否携带癌症的基因。并且确定这种基因的一个特征一种基因和蛋白质活动的模式。 |
C.从患者身上采集基因,寻找肿瘤基因的特定模式,从而确定对该患者使用最适当的 治疗方式。 |
D.检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确定该患者患上的是4种亚型中的哪一种,从而安全地避 |
开化疗。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当前治疗乳腺癌和肺癌的大多数药物最多只对约一半的患者有效,且要经过反复的 试验才能作出确切的判断。 |
B.基因检测研究人员的最终目标是减轻癌症病人的经济负担.并且使他们免受药物的 副作用之苦。 |
C.尽管通过基因检测已经能够确定某些乳腺癌患者旧病复发的风险高低,但说基因检 测已规范成熟还为时过早。 |
D.手术后使用激素疗法还是化疗,或是其他新的选择,都取决于该乳腺癌患者肿瘤所属的种类。 |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顼是 ( )
A.对乳腺癌、结肠癌等部分癌症的基因检测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突破,预示着对其他癌症的基因检测也有望问世。 |
B.肿瘤基因的一种模式预示着癌症发展白的快慢、复发可能性大小以及是否对治疗敏感,那么准确地寻找到它就能治愈癌症。 |
C.当前出现的刚有行得通的希望就推出新的检验方法而不待最终证据的作法,也是科研中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 |
D.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能够节省6亿美元的估计,可知全世界癌症患者服用价格昂贵、作用无效药物的花费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想北平
老舍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作者说“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这个”指的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说假如住在巴黎会感到“寂苦”,而后面又说巴黎“太热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通过电脑屏幕阅读一页页的网络文章,看似与阅读一页页的印刷文章差不多,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所有的阅读都是涉及多种感觉的活动,书面作品的物质性感觉—运动经验和文本内容的认知处理过程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更令人不安的是,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教育专家以及网站设计员进行了大量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结论:当我们上网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鼓励粗略阅读、三心二意、肤浅学习的环境。
2008年,以色列一家名为“点击报告”的公司收集汇总了全球一百万名网站访问者的行为数据,分析发现在大部分国家,人们阅读当前网页的平均时间在十九至二十七秒,其中包括网页内容载入的时间。在网上,不存在气定神闲地从容浏览这回事,我们只是想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搜集信息。同年,一项针对二万七千五百名年龄介于十八至四十五岁的成年人的国际性上网时间调查显示,人们把大约百分之三十的闲暇时间用于上网,其中,中国人上网时间占业余闲暇时间的百分之四十四,居世界第一。一方面是长时间的上网,另一方面是每张网页的短暂停留,这恰恰说明了人们在网上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一张网页跳转到另一张。网站上的内容犹如碎布拼成的床单,我们的大脑在神经通路重新排布后,已经完全适应此种安排,而传媒企业针对这一特点所设计的网页更是将之不断地“正强化”,即越简短、越细碎越受欢迎,一种恶性循环产生了。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一针见血的评论:“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
互联网空前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却又空前地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这或许是互联网对我们思维产生长远影响的最大悖论了。大部分时候,人们就是在一次接一次的走神造成的分神状态中匆匆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浅浏览,既没有深度阅读的可能,也没有深度思考的空间,创造性思考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说,互联网的兴盛宣告了浅浏览时代的全面到来。
科学研究表明,智力深度养成的关键在于形成长期记忆,而长期记忆得以巩固和内化的关键在于专注(精力集中)。以往扮演这一角色的是基于书本媒介的深度阅读,书的读者和作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作者的文字充当着读者头脑中的催化剂,激发读者产生新的洞见、新的联想与新的领悟,长期的深度阅读甚至可以使人与书本、纸张间产生情感升华。很不幸的是,如今的互联网所鼓励的却是持续不断的精力分散,它以远超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强迫性,让我们在精力投注与精力转移之间疲于奔命,在“忙者生存”的脑细胞大战中,支持深度思考、批判性思考的大脑功能彻底失败了。
(节选自《浅浏览时代的文明忧思》原载《书屋》2012年9期)下列不属于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方式特征的一项是()
A.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
B.不存在气定神闲地从容浏览这回事,我们只是想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搜集信息。 |
C.空前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在阅读中不致于分散注意力。 |
D.人们是在分神状态中匆匆完成浏览,既没有深度阅读,也没有深度思考,更无创造性思考。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根据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教育专家以及网站设计员进行大量研究的结论,我们要彻底远离和抛弃网络阅读方式。 |
B.中国人上网时间占业余闲暇时间的百分之四十四,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特别喜欢这种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阅读方式。 |
C.互联网的兴盛宣告了浅浏览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已经没有了深度阅读的习惯。 |
D.书本媒介时代的阅读是一种深度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能够激发读者作深入的思考和创造。 |
根据文意,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旨。
现代文阅读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①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②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予的喜悦。
③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依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④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丐裹着污浊的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⑤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⑥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您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您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⑦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⑧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人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讨乞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⑨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本事。你说的那些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⑩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啊。
我说,这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之前,难道还要雇侦探,查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甩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厢,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第④自然段中“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一句有什么含意?
第④自然段画线部分描写老乞丐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朋友不给老乞丐施舍的理由有哪些?
联系本文,说说你对“坦然走过乞丐”这种做法是否赞同,例举理由。
现代文阅读(共18分)
想北平
老舍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 nián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còu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⑤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上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 fèi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可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pǔ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作者为何反复说自己“爱北平”却“要说而说不出” (3分)
第(4)—(7)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第(4)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