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
下列关于古代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时期丝织业比较发达 |
B.唐朝时有著名的绞锦产地 |
C.北宋时丝织技术水平居全国首位 |
D.明朝时有著名的木材市场 |
下列反映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是①浙江、淮河流域种植了占城稻②长江、淮河流域种植了棉花③四川纺织技术水平最高④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①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③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④从根本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⑤封建经济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⑤ |
成书于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
B.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
C.北魏迁都洛阳后,促进当地繁荣 |
D.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发展 |
三国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一个最重要的相同因素是
A.统治者重视 | B.北方农民南迁, |
C.军事斗争需要 | D.自然条件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