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中盛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E中盛有的Cl的颜色是 ,Cl
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
(4)F中是FeCl溶液,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G中是AgNO溶液,现象是
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H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20g Ba(OH)2·8H2O晶体与10 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小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
(4)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填“小于”或“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棒、0.5mol· L-1盐酸、0.55mol· L-1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2)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
溶液温度 |
中和热△H |
|||
t1 |
t2 |
||||
① |
50mL0.55mol.L-1NaOH |
50mL.0.5mol.L-1HCl |
20℃ |
23.3℃ |
|
② |
50mL0.55mol.L-1NaOH |
50mL.0.5mol.L-1HCl |
20℃ |
23.5℃ |
已知:Q=Cm(t2 -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 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
计算完成上表。△H=
(3)某研究小组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 ℃,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mol/L。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将除杂质试剂和操作方法填入空格。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
操作方法 |
|
1) |
苯 |
苯酚 |
||
2) |
乙炔 |
硫化氢 |
||
3) |
溴苯 |
溴 |
||
4) |
柴油 |
汽油 |
_____________ |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
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
问题:
①、I、II、Ⅲ、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IIⅢIV____(填试剂的序号)。
A.品红溶液 | B.NaOH溶液 | C.浓硫酸 | D.酸性KMnO4溶液 |
②、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位同学设计实验观察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检验生成的气体的性质。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大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b中的现象是,
通过试管a、b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设计不能全面体现SO2的性质,他打算增加试管进行其它实验。以下为增加的试管中盛放的试剂:A. 澄清石灰水 B. KMnO4(aq) C. 氢硫酸
请你帮助乙同学作出选择,在横线上先写出字母,再用文字简单说明实验的目的。
(4)丙同学评价甲同学的实验装置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优点是
,不足之处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5)若把上述装置中大试管的浓硫酸换成稀硝酸,试管a和b作如下改变(其中a装满水,b空置),则在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管a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