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北大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可能最适合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 B.秦朝到隋朝时期的中国 |
C.唐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 D.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 |
图是一幅关于西方福利制度的漫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福利制度的过度保护,导致激励效应降低 |
B.社会福利规模的扩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
C.福利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
D.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
甘地和凯末尔是20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两人的共同之处是
A.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 | B.反对西方的现代文明 |
C.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D.建立了新兴民族国家 |
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 B.《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 |
C.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 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
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如图,图中上方是一只信鸽)。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怀念故乡 | B.和平统一 |
C.一国两制 | D.经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