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合肥市政府把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工程。进入2010年以来,市政府出台19项措施稳就业惠民生。市政府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为落实这一目标,市政府着力推进高架桥、滨湖新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并组织干部深入实践,倾听百姓呼声,为群众办实事,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合肥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联系材料说明合肥市政府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近年来,Y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化呈现出加速推进态势,但城镇建设管理的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2013年,Y市市委全会强调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要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要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要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要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要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8年中国正式发行第一套邮票,主图为蟠龙,被称为大龙邮票,具有重要的收藏和欣赏等价值。在近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枚面值5分银(相当于1.562 5克银)的大龙邮票成交价格高达17920元。
材料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市政府对是否引进国外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在网上进行公布,并要求群众发表意见。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然后对是否引进化工企业在在网上公布草案。最后市政府结合民众意见和建议,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放弃引进该项目。
(1)上述材料体现了A市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的哪些方式?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近年来,从华北到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种情况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