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2P |
C.可在部分DNA中找到15N和32P |
D.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和35S |
如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ARS病毒无上述任何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
C.硝化细菌的细胞无⑥,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
D.蓝藻细胞不含有⑦,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现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
B.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
C.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 |
D.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
我国发现的世界首例双基因突变患者是位女性患者,该女性同时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马凡氏综合征,这两种病分别由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该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4号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来自其母亲 |
B.4号的马凡氏综合征基因很可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变异的生殖细胞 |
C.若3号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的男孩一般不会患病 |
D.若4号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的女孩一般不会患病 |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孩子和1个正常孩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
B.本题的3∶1正好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分离比 |
C.夫妇双方都是杂合体 |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1/4 |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Y |
B.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AO |
C.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
D.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