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红军长征的胜利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右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
孙中山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调和劳资关系 |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
C.没收外国资本 | D.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
开办年份 |
停办年份及原因 |
创办人 |
直隶磁州煤矿 |
1875 |
1883退股 |
李鸿章 |
湖北兴国煤矿 |
1875 |
1879经费无着 |
盛宣怀 |
台湾基隆煤矿 |
1876 |
1892亏损 |
沈葆桢 |
直隶开平煤矿 |
1873 |
李鸿章 |
|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
1882 |
1886亏损 |
胡思燮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自然经济的抵抗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 B.减少犁耕依赖 |
C.注重精耕细作 | D.生产日趋专业化 |
宋代以首都开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今之浮客,佃人之田、居人之地者,盖多于主户”,“天下废田尚多,民罕土著,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说明宋代()
A.户籍制度难以为继 |
B.农民社会地位下降 |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
D.农业经济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