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 A.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 B.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
|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 D.皇帝和首相控制了议会 |
章太炎评价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社会政治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对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的努力是
| A.建立同盟会 |
| B.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 C.提出“三民主义” |
| D.与中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著名学者李泽厚在《论孙中山思想》中讲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概括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方向,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认识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和成功,也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挫折。”其软弱表现在
①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
②没有明确提出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④没有找到革命的同盟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有学者在描述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这一运动使中国“开始踏入产业革命的过程,渐次脱去封建的外衣,而向近代社会方向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 A.“中体西用” | B.维新思想 |
| C.民主革命思想 | D.无产阶级思想 |
林则徐在虎门禁烟期间,曾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以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此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已经比较全面 |
| B.他接触西学是出于外交军事目的 |
| C.他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
| D.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
|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
|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